首页 >> 科学传播 >> 科普动态

科普动态

【央视新闻】山西峙峪遗址揭示4.5万年前东亚现代人的活动 

发表日期:2024-01-22来源:放大 缩小

“现代人”(晚期智人)的起源、演化与扩散是近年来国内外的重要学术热点和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在与其他古人类(尼安德特人、丹尼索瓦人等)的竞争中,现代人为何能脱颖而出?高度发展的技术、认知能力及其创造出的丰富多样的物质文化,是现代人得以成功的关键。欧亚大陆西侧以勒瓦娄哇和石叶技术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初段石器工业,以及远距离的资源流通、颜料的使用、个人装饰品的发展等被视为早期现代人扩散的重要文化表征。长期以来这些考古学证据多发现于非洲和欧亚大陆西侧,几乎未见于东亚核心地区。近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子刊——《自然—生态与进化》在线发表的学术论文,揭示了山西朔州峙峪遗址发现的距今4.5万年前的一系列具有现代人特征的文化证据,更新了有关东亚地区现代人扩散及其文化发展的传统认知,对于推进全球视野下现代人演化与扩散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峙峪遗址位于广义泥河湾盆地(大同盆地)的西南缘,隶属于山西省朔州市。该遗址发现于1963年,由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奠基人之一的贾兰坡院士主持发掘并进行初步研究。自2012年以来,来自bat365在线官网登录、北京大学、法国波尔多大学、英国牛津大学等国内外十余家科研单位和大学的专家学者围绕遗址的年代与埋藏,石器原料、技术与功能,骨器与个人饰品等开展了综合性、多学科、跨平台的国际性深度合作研究。

峙峪遗址处在河流阶地上,堆积物自下而上分为四层,其中第二层(文化层)为0.9~1.5米厚的河漫滩相粉砂,测年结果和沉积学(如粒度)分析表明该层经快速堆积形成,同时也指示当时人类生活在河道旁的平坦阶地上,植被以草原景观为主。遗址的年代测定工作作为本研究的重点之一,由北京大学张家富教授主导,联合牛津大学放射性碳十四测年实验室和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释光测年实验室,历时多年完成。该研究对15件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石英多颗粒单片、单颗粒光释光测年和钾长石单颗粒光释光测年,并对文化层出土的10件动物骨骼和牙齿样品进行了加速器质谱碳十四测年。需要强调的是,为了更准确锚定峙峪遗址人类活动时间,研究人员对三件带有刻划痕的动物碎骨片进行了碳十四测年,从而获得了该遗址人类活动年代的直接证据。上述结果表明,峙峪遗址文化层中所有碳十四年龄一致,并与同层位沉积物样品的各种光释光年龄吻合。为了进一步提高文化层年代精度,研究人员对获得的年龄数据进行了贝叶斯模型分析,最后将峙峪遗址的年代精确厘定为距今4.5万年,从原来的3.5万年左右向前推进了近1万年。

在精确厘定年代框架的基础上,科研人员还对峙峪遗址出土的各类文化遗存进行多学科深度分析,认为峙峪人是娴熟的猎人,制作并使用复合工具以猎捕奔跑速度较快的马科动物,高强度地开发食用肉和骨髓,并利用兽皮等副产品,体现出极强的狩猎能力与资源开发能力。

除了兼具东西方特色的石器组合外,装饰品、打制骨器与远距离输入的黑曜岩等都具有重要的现代人行为指示意义。对遗址中确认的4件黑曜岩石器开展的微量元素示踪分析表明,这些黑曜岩可能源自距离遗址800—1000公里的长白山或俄罗斯远东地区;而其中一件标本的微痕观察显示其棱脊表面可见可能由于携带过程中与皮袋等摩擦产生的磨圆。

峙峪遗址全面展现了距今4.5万年前华北地区独特的物质文化组合,兼具欧亚大陆西侧技术特征和东亚地区工具加工理念的石器组合、精细加工的装饰品和骨器,以及远距离输入的黑曜岩资源。本研究工作对于理解人类演化与扩散有重要价值。


△峙峪遗址测年结果及进行直接测年的带有明确切割痕迹的骨片

△峙峪石器组合. a 勒瓦娄哇尖状器; b 石叶毛坯工具(1-2)、石片毛坯的锯齿刃器(3)和端刮器(4);c 修铤工具

△骨制尖状器和石墨装饰品残件

△黑曜岩溯源及微痕研究. a 黑曜岩溯源结果(微量元素对比);b 遗址出土的黑曜岩标本;c 携带过程中与皮袋及其他骨角器等摩擦产生的棱脊的磨圆

△峙峪遗址狩猎人群生活复原图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褚尔嘉)

附件: